在供應方面,與微量的原油產量增長相比,國內石油巨頭每年的天然氣產量都以兩位數(shù)的速度增長。這個速度也將在今后幾年得到保持。
國內也相繼發(fā)現(xiàn)充足的后備資源,其中中石油在四川和大慶地區(qū),中石化在四川東北部地區(qū),中海油在南海深水都發(fā)現(xiàn)大量的天然氣儲量。
與此同時,政府及時出臺天然氣利用政策。為天然氣需求設置相關產業(yè)門檻,天然氣利用被分為優(yōu)先類、允許類、限制類和禁止類,其中開設“禁止”類別以防止“不合理”的需求吞沒不斷增加的供給。
因此,中國天然氣市場有望在中長期保持立足國內、供需平衡的格局。
這也帶來天然氣市場的新氣象:對供應和需求的重估將降低天然氣進口的權重,也將對未來國內天然氣價格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。
前年在天然氣供應緊缺的背景下,政府出臺價格改革方案:天然氣價格掛鉤價格市場化的原油、煤以及液化石油氣。調整公式是根據(jù)原油、液化石油氣和煤炭價格五年移動平均變化情況,分別按40%、20%和40%加權平均確定。方案規(guī)定上游天然氣出廠價格一年一調。政府依據(jù)此規(guī)定,大幅度調高了天然氣出廠價格。
截至去年底,全國上游天然氣出廠價格同比上漲的平均幅度在10%左右,去年國內各地都紛紛將價格壓力疏導到最終消費者,掀起一輪漲價高潮。北京也在今年年初將價格調整到位。
但天然氣出廠價格的一年一調沒有得以實現(xiàn)。政府去年底并沒有提高天然氣價格。各地出臺的價格聯(lián)動機制也不可能得以啟動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在供需的新格局下,政府如果可以用產業(yè)政策的門檻很順利地擠去不合理需求,保持供求平衡,其用價格手段調控的積極性會因此而降低。預計市場化的天然氣價格公式、一年一調的節(jié)奏以及價格補漲的預期在近期將難以得到實現(xiàn)或推動。
在液化天然氣進口方面,盡管中石油最近計劃以國際市場價格進口液化天然氣,這個價格遠遠高于目前的國內價格,但就單個項目而言,若要盈利,必須等待國內價格穩(wěn)步上漲,當前國內整體市場還不能消化這么高的價格。
從原油和液化石油氣的進口經驗來看,只要進口依賴度達到一個高水平,國內價格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以國際價格為基準。
從目前的進口節(jié)奏看,進口量占總體消費量還處于一個很低的比例。只要液化天然氣和進口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國內的有形之手還是會發(fā)揮作用。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成為國內天然氣出廠價格基準的路還很長。